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戴婉惠)

作者:语文组:戴婉惠文章来源:教研室点击数:677更新时间:2017-11-0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语文组:戴婉惠

如何更好地解读诗歌,给学生诗歌正确的打开方式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知人论世这个思维方式是我比较经常强调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很好的例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抒情上是很直白的,但如何让十四五岁的孩子理解作者的伟大还是需要背景的介绍的。

    我这样设计导入:先借称号吸引学生注意 : “诗圣” “世界文化名人”。然后开始介绍。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今天所学的诗歌就是反映诗人当时生活的一篇。这种情况下学生必会受到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济世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培养学生去记住一些历史和背景,在解读诗歌时能更好地结合社会个人的背景去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