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 (柳慧源)

作者:技能组:柳慧源文章来源:教研室点击数:1737更新时间:2017-11-21

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

技能组:柳慧源

 

内容提要: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要求教师带领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带出学习方法,使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音乐游戏除了具有“音乐性”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应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等游戏的共同特点。音乐教学中的听、说、读、唱都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本文就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做了论述。
  
  关键词:原本性音乐 音乐游戏 游戏应用
  
  一、概念界定
  
  “奥尔夫”音乐与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中都提到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美。
  
  本文所提的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在奥尔夫音乐游戏中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玩是人的天性,音乐是人的本能。课程以人的音乐本能为载体,以游戏的形式,强调综合性、多样性。突出在音乐游戏中感知、学习、成长的教育形式,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使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
  
  二、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游戏原理与区别
  
  1、综合性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是以单一形式存在的,不仅仅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源于生命开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2、创造性(或称即兴性)
  
  即兴创造是每个人具有的本性,是散发心灵的本能反应。当6岁以前儿童听到音乐时能随乐而舞,边舞边哼唱;当看到一幅画时,他们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可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没有乐器时,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发挥想像,用手、脚等或用其它物品代替进行表演。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通过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去协调、发动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儿童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去唱、去跳、去抒发与宣泄。因此获得这个经验过程是人类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培养情商最重要的手段,是奠定智力的基石。
  
  4、自生命开端的
  
  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俱有的音乐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个天性,使孩子健康成长,去感受和体验音乐语言、节奏、韵律。
  
  三、与一般音乐教学的区别
  
  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使学习音乐不再那“BORING”,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传统的音乐教育总把学习歌唱,学习相关的音乐能力作为活动目标,所以活动过程中很注重幼儿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这无疑给老师和孩子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谈何容易。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恰使这种奢望成为可能,他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老师不会要求孩子怎么做,更不会要求孩子跟着做,而只会不断地给一些语言暗示,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己寻找感觉。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不用担心“学不会”而徒增心理负担,只会在活动中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如奥尔夫音乐中用得很多的一种活动,跟老师的节奏随意走动。刚开始只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也就是平步走和快步走的区别,但慢慢会加入二分(慢步),或刮胡(拐弯)的声音,孩子们很乐衷于这样听节奏随意的走动,他们会开心地跟着音乐的变化做一些自编自导的动作,甚至表情,他们会乐在其中,乐此不彼。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不仅能解脱心理的紧张压力,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真正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在很大程度地减少幼儿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

 

 

四、奥尔夫音乐游戏特点
  
  在幼儿音乐活动与游戏活动紧密相联,强调兴趣性、愉悦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强调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音乐活动的方式方法方面,强调自由、灵活、多样、在玩中学。游戏过程中重视幼儿的表现力与创造性:在音乐活动中极其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机会,鼓励幼儿自由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情感、思想。十分强调即兴式的创作与表演。   
  1、动作
  很多孩子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听到音乐响起来,就能转转手腕跺跺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想来,跟着音乐起舞,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抓住了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的最多的就是身势动作,他的教学法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这也是孩子天生的表现形式.

 2、声势
  
  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形式出现。
  
  3、即兴创造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老师会经常地问:想一想,还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办法。。。你可以拍手来表现节奏,也可以跺脚,可以拍肩膀,甚至拍小肚子拍屁股。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去让孩子用自己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与用语言一样得早!想象一下,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她)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
  
  4、参与性
  
  奥尔夫不同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室里不需要技能技巧的反复训练’需要的只是你一颗全身心投入音乐的心。
  
  五、奥尔夫音乐游戏的实践与应用
  
  在实践和掌握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音乐教学中,游戏必需是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儿童和学生。在音乐课中,游戏性和音乐性必然兼而有之,这样,作为音乐游戏,方才能成为一种再好不过的、生动有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小蚂蚁搬木材”第二个环节是分小组用小积木进行传递,培养了协调和配合能力。奥尔夫反复强调“原本性音乐”教育关心的不仅是音乐教育本身,而是更关心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通过身体动作的游戏,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游戏中老师让每个小组分别穿传、推、滚多种游戏方式,如果想很快将小积木传递给别人,又保持它的不能掉落需要大家共同配合来完成。这一环节对培养如何与别人合作,产生人际交往中的默契、领悟与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由于独生子女所带来的种种教育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活动中体现的创造性、即兴性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习惯用成规约束幼儿,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只是单一的模仿,久而久之养成了幼儿盲从的陋习,造成了思维的一种惰性,抑制了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即兴创造不仅仅把即兴表演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把它作为整个音乐的起点和基础。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师带动孩子们尝试音乐创造下进行游戏。例如:如在节奏教学活动中,我根据孩子们刚到一个集体中互相还不熟悉,老师也记不住名字的特点在上第一节课时,我首先让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如:[我叫余晨]按节奏:[走走跑跑走],让小朋友也象老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分成两部分,叫两个字的站在左边,叫三个字的站在右边,按节奏[走走走走]和[走走跑跑走]。然后在每个孩子按节奏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在记住对面一个同学的名字。如:[我叫朱语轩]、[你叫吴芷汀]。这时老师把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写在黑板上,在让同学们按‘走’和‘跑’读出来。为了让孩子们对这两个节奏型加深印象,(1)让他们用手,脚做动作练习。(2)用小动物的名字作游戏来巩固练习。如:小猪,小猪,大老虎,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用声音的强弱,来让小朋友们体会节奏有强弱。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3)请幼儿用音条等打击乐器打出四部卡农的节奏来。这节课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在游戏中让活动变得生活化和游戏化
  
  奥尔夫教学法使教学过程变得生活化和游戏化,目的还是在即兴的过程中回归音乐的生活本源,以多元化的刺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利用幼儿生活开展教育、教育服务于生活,这是新《纲要》中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在奥尔夫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生活中所有可利用的物品进行教学。如课上教师拿来一次性的餐盒,让我们每人用不同的方式把它敲击出声,用手指弹、在身上敲打破地上磨擦等等。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幼儿的素质,教材中的内容不仅是简易的、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在活动过程中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使音乐教学不限于音乐学科本身,也不限于只是智力因素的开发,而是注重于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美感、敏感反应能力。如:“我是集体的一部分”(进行包括空间感、协调性和听觉的多项训练),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幼儿在活动中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这样以游戏进行活动,降低了难度,注意力的集中与合理分散能力、平衡能力、记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训练使幼儿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幼儿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
  
  例如课例:该活动是《云妖》的故事的一部分,其中有奥尔夫活动共性的优点,还存在着一些这个活动独特的亮点,在奥尔夫的活动中,始终以故事,即浓厚的情景性。在《beebee poopoo》中,由故事起头,讲述的是一只云妖生气之后乱吃东西,结果拉肚子了。于是非常自然的引出,“肚子不舒服”“厕所在哪里”等歌词,而之后的情境表演,也细致到要蹲进马桶、冲水……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但都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回忆和再现,非常的生动有趣。游戏性是另一个突出的特点。从教师第一次呈现儿歌歌词到活动结束,重复的遍数是十分惊人的,一般都在二十次以上,这是一般的活动不敢尝试的。为什么能够重复那么多遍,而孩子们还是玩的乐此不疲呢?原因就是奥尔夫活动的游戏性。游戏性在于:有趣、形式多样。节奏是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屁股的,还可以交叉拍、换手拍等。而儿歌的重复同样可以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师示范,幼儿节奏——幼儿儿歌——变换动作——道具运用,整个过程又体现了层层深入的原则。此外该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有一定的突破。一般的课堂教学都会避免“大便”等内容,觉得“不雅”,然而正是这样的材料是幼儿十分喜爱,觉得有趣的。孩子们十分愿意一遍一遍的重复模范,也非常的快乐,在开心愉悦的过程中,对于节奏的把握又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多鼓励孩子进行新的尝试,和孩子一起分享游戏后的乐趣
  
  在奥尔夫的课堂上,总会出现让一个孩子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环节,对一些性格外倾的孩子来说在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对于性格内倾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重大的难完成的事情。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家长的责任就非常重大了,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而不要一味的指责。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代替孩子表达或表现出来,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大家的认同,再过渡到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全部内容,到最后由孩子自己单独完成。
  
  还有一种情况,老师要求每个孩子提出(做出)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动作),由于孩子大多数语言和动作知识性经验贫乏的现实情况,造成孩子的表现重复的几率很高,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给予提示,并在日常生活中去丰富孩子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
  
  奥尔夫的音乐游戏是所有孩子都非常喜欢的,因为它总是和孩子一起探索和不断地尝试各种可能性。我们家长要借势引导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课例:“精灵国王的生日礼物”主题活动“变变变”这一活动中,环节当中幼儿感知出节奏长短的环节,音乐游戏中正好我班有星星仙女棒,让幼儿用来当魔法棒,在空中根据音乐音乐画出“短短长——”的节奏线条。刚开始时,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每个小朋友都在兴奋的挥舞着“魔法棒”,根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根据音乐的变化去画节奏线条,有的在音乐的开始部分还控制不住的大喊着玩魔法棒,于是我灵机一动让每个孩子都坐在软垫上,让孩子运用魔法棒在每段的开始音乐部分就只能在地上涂点,并要求幼儿边玩边说“让我们先来画出短泡泡糖、长泡泡糖,看谁画的泡泡糖最好看”,幼儿感知音乐“短短长——”时,孩子有的懂得学别人举起在空中画出“短短长——”的线条边画边唱着“变、变、变——”。这时有的孩子说“我泡泡糖最漂亮”,于是大家发言说一说自己想在地上画出什么泡泡糖,许多孩子专心的跟着音乐愉快地画起来泡泡糖,有的幼儿在空中画出音乐中的“短短长——”活动中增强了幼儿的音乐听辩能力。孩子们在奥尔夫音乐中创造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奇怪让人发笑的动作,孩子们音乐活动中过得非常愉快。
  
  六、结论
  
   奥尔夫主张,幼儿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查阅各民族儿童民歌,游戏歌占据了大部分,且大部分游戏歌的内容都是儿童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音乐游戏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改编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images/7/2017/11/yGvkEum86XwuUgvxdID0dD114X104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