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绿色课堂教学

文章来源:教研室点击数:1523更新时间:2017-12-27

——浅谈物理“探究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面向21世纪,中学物理教育要走向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物理教师,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教育学指出:学生作为被改造和塑造的对象,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表现出人所有的能动性,即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追求来选择教育影响,并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这就意味着,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兴趣尤为重要。培养学生探究精神除了老师的榜样示范、课内外资源相结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外,更重要的是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那么如何在中学物理课堂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呢?我来谈一谈我的个人认识:

一、 科学合理的划分探究小组

班级授课是我国学校教学中具有其它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能够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但它也具有以下缺点:

1、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鉴于以上不足,根据大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本身的需要,我将全班同学按成绩的优良中差分成ABCD四人探究小组,并依次排坐。同时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并及时更换各自的工作,使他们在学习等各方面都能积极合作。划分小组是这种模式的一个预备工作。

二、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高效课堂的开展程序

此过程可简单分为两大步:即课前的老师准备和课上的师生合作。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要多样化,除了正常的备课外,教师必须准备一套完整的学案,它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目标。2.知识回顾。3.导学提纲。4.达标练习。

师生合作包括:1.学生自主探究。2.师生互动,排疑解难。

具体操作如下:

()    分发学案。

()    1分钟左右读完“学习目标”。

()    3分钟左右完成“知识回顾”并记忆。

()    学生根据导学提纲完成“自主探究’(15分钟左右)。具体操作如下:

提出问题   学生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学生对问题将进行猜想和假设;

  设计实验或制定计划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制定实验方案,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尝试选择实验的装置与器材;

分析与论证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评估与反思   尝试分析猜想与假设跟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或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并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表达与交流   学生能用语言、文字、数据、图表等方式表达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念和评议,并交换意见。

  这里应当指出:某些探究过程只包括其中的几个要素,而且也不一定完全按上面的程序进行。例如: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可这样设计: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猜想与假设:可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3.设计实验:可选小鼓、小泡沫塑料等器材。4.进行实验:把小塑料球放在鼓面上,敲击小鼓,塑料跳动。5.分析论证:根据以上的现象分析,泡沫塑料球跳动的原因是因为鼓面的振动,振动停止,发生停止。

(五)师生互动,排疑解难。

  这一过程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得以实现。具体做法:教师在学生间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对于共性问题就得统一具体的讲解,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并亲自掌握。

(六)达标巩固练习。

  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拟定以需要学生掌握为主的习题,用多种形式进行测评(如:考试,交换对答案,一问一答等。)来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达到“堂堂清”的目的。

二、    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1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完成“知识回顾”,根据“导学提纲”自学,自己主动探究,小组讨论,自做、自测、自评。这些具体过程都能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

2    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有效发挥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的多。”海森堡也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逐步发展的,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展现给学生一个有趣的故事、物理现象或物理事实,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把自己的发现用问题的方式表述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适当的加以指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帮助学生形成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科学问题,并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述出来。学生经过一定案例的积累,并随着他们物理知识的丰富,能够逐步的提高自己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爱提问题的习惯。

3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科学探究不是盲人摸象,为了使探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我们往往在探究之前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猜想和假设。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为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了一定的预见性思考,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而猜想与假设无论是被证实还是被证实,都具有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

  尽管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科学的结论,但对问题成因的猜想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依据就是科学事实或者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因此为了防止学生猜想的随意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说出猜想的理由,并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4、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就是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

  一般的做法是先分析该探究要解决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哪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探究的要求,各应改选择哪种方法为好,然后根据这些被选中的方法确定需要什么实验器材、按这些方法的逻辑关系构思出探究步骤。

探究计划使探究步骤更加有序,探究过程更加科学,如果没有探究计划,没有实验方案,科学探究的操作也就失去了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探究计划,寻找计划中的不当之处,并推测它在探究中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体验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5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孔子说:“我听到的我忘了,我看到的我记得,我动手做,我理解了。”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勤于实践,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即首先要确定观察的目的、对象和具体内容;其次要灵活选择、调整观察方法,如整体观察法或者局部观察法。

  教师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在交流讨论中各抒己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学生的情感、意志也得到了培养,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又要注意对学生的探究精神恰如其分的启发,因势利导的调动探究过程。

6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评估习惯

学生在完成某项工作或工作达到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检查思想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如探究结果是否会和日常的经验和现象相冲突?是否会和探究者原有的知识相矛盾?探究结果中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自圆其说等等。这是责任心的变现,也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强化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进行评估的意识

,对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养成评估的习惯。

7 加强了师生和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又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因此,通过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地交流和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学会修正自我、尊重他人、服从真理、改正谬误。不但要重视书面表达,也要重视口头表达,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做口头陈述。在编写科学探究报告、设计表格、描述图像等工作中,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尽可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所得的证据以及自己的观点。

8 节约了时间,增大了课容量

由于印发了学案,课上操作的各项内容都在上面,节约了时间,时间有了,可充分利用起来学习更多的知识。

  总之,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要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