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构建绿色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课题研究方案

文章来源:教研室点击数:2106更新时间:2017-12-27

 

一、问题的提出:

人的个体发展,是指人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诸多方面:教育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其社会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引发、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代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其直接意义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我校从2000年开始对“绿色学校”的研究和创建,其核心就在于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向上、开拓创新、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是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人生经历的特殊片段。因而如何使课堂成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阵地,            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而通过对我校课堂教学的诊断,尚未构成很好支持学生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学校方面的主要有:

1、教师讲授时间太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太少,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难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课堂沟通方式单一,教师重知识技能教学,轻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目前学校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为此,我校将在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开展“构建绿色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课题研究,力求通过构建绿色课堂,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实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为学生的长久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二、研究假设:

只要教师注意改进教学,使每堂课都能成为绿色课堂,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绿色课堂:

    1、从始至终具有宽松、激励的心理氛围。

2、探究问题的素材和呈现的方式,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接纳。3、使学生实现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亲身经历,

并有相应感悟且获得了成功体验。

4、在学生探究感悟遇到困难的时候,获得了教师适时、适当的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觉、自主地收集、提取与探究的内容相关的信息。

2、会自己识别分析问题条件,建立从已知到未知的关系,并且通过逻辑推演,构建出从已知到未知的解决思路。

3、能主动运用新知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的发展理论:

人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层次。人的社会性发展规律是:依托社会性生态(非自然)条件,在主体所感受的信息(精神性食粮)、心理环境及相应引导的综合作用下自组织感悟、内化积淀。(参考本校《学生在绿色环境中的发展》一书序言P9页。)

2、教育的发生基本规律:

1、创设贴近体验、引发共鸣的问题情境,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启动学生自我生产。

2、提供结构、度量与人的素质发展需求相应的优质信息,以适于学生认知的程序呈现。

3、实施适时适度的探究思路、科学思维、体验感悟引导,引发认知、观念、情感改进。(参考本校《学生在绿色环境中的发展》一书序言P22页。)

三、课题研究目标:

研究目的:

1、构建完成“绿色课堂”的基本标志

2、探究各学科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绿色课堂,并通过实现

绿色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参与课题实验的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得到提高

四、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

2、研究对象:初一与高一年级学生

五、研究过程:

一、第一阶段:(0810月—091月)

集中研究如何使课堂从始至终具有宽松、激励的心理氛围。

1、依据学生的经历、体验的背景,设计所探究问题的情景。从问题的发现到提出疑问,每一个环节都要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充满激情,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以自己对学生的爱和对本学科的爱来感染学生的情绪。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控课堂气氛。

4、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

5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6、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质疑思问。

7、加强小组合作交流,增加学生展示机会,努力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二、第二阶段:(091月—097月)

集中研究如何使探究问题的素材和呈现的方式,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接纳。

1、深刻领悟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含实质,有效地挖掘教材资源。

2、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提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3、选择素材时要保证教材知识实质的落实,并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纳。

4、深入研究“以什么样的形态”来呈现素材?素材呈现的方式应结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

5、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素材的使用情况,加强动态调整。

6、反思素材的提供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三、第三阶段:(097月—20107月)

集中研究如何使学生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实现自我亲身经历、体验感悟的。

学生亲身经历、感悟课堂中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发现问题——提取信息——梳理由已知到未知的关系——构建解题思路——问题求解——反思探究的全过程。

1、可以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精心设计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2、可以采用小组而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课堂讨论,在合作互助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3、展示交流,体验成功。在交流的基础上,应充分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信息加工、交流的能力。

四、第四阶段:(20107月—20111月)

集中研究在学生探究感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事如何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的。

(一)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的感悟

依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所探究问题的情景。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在每一个阶段都要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悟探究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对合作探究的感悟

1、选择适合学生小组合作的内容。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应是学生个体无法单独完成的内容。

2、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生制定明确的探究任务。

3、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走进学生,及时解答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进行适时有效管理。仔细观察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一旦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肯定。

五、第五阶段:(20111月—20117月)

1、 完成各子课题的终结性报告、总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2、 汇总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材料。

3、 结集、整理相关的科研论文

4、 形成导学学案校本教材。

5、 研究成果的鉴定与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构建完成“绿色课堂”的基本标志

2、探究各学科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成为绿色课堂,并通过实现绿色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课题研究报告

4、各学科的导学学案校本教材

5、教育科研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