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泉州第十一中学 “三动”课堂模式 实施方案 (高中部)

文章来源:泉州第十一中学点击数:1656更新时间:2018-11-06

泉州第十一中学 “三动”课堂模式

实施方案

(高中部)

  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泉州第十一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将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泉州第十一中学特色课堂,实现泉州第十一中学崭新发展,特制定《泉州第十一中学“三动”课堂模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学生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方向,以落实学校提出的“三名”目标为宗旨,全力实施以“学生主动、师生互动、教师推动”为主要内容的“三动”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动”主要是学生课前和课堂上的预习、自学;“师生互动”主要是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展示,教师的点拨释疑;“教师推动”主要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提高。“三动”课堂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动起来”,也就是使所有学生“热情调动、脑筋开动、思维触动”,真正达到打造高效课堂、快乐课堂、智慧课堂的效果。围绕“三动”课堂,实施规范化的集体备课和规范化的导学案,确保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务实、高效。

二、课改原则

1、融入现代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改革既对经典的教育理念进行吸收和运用,也要借鉴和融入学校实际、符合教学规律的新理念。

2、发挥团队集体智慧。课前教师集体研究,共同探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选取最优方案,形成统一的导学案、提高案。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相信学生,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用质疑取代提问,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4、转变师生教学方式。引导师生把时间、精力从课后转到课前,做到“先学后教、作业前置”。变传统的“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布置生完成”为“学生预习、学生质疑、学生解答、学生展示”。让师生在主动、互动中共同完成目标,获得提高。

三、课改重点

1、抓教师集体备课。主要是研讨导学案,通过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督查年级组,年级组督查考核备课组,保证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定主备人、定中心发言人,确保有质量、有效果。

2、抓导学案编写。主要是要体现共备环节,融入集体智慧,通过备课组长签字确任,年级组的跟踪督查,教研室会同学科组每月一次导学案考核评比,保证每份导学案符合“三动”课堂的设计要求。

3、抓课堂结构。主要是要体现“三动”环节,通过年级跟踪听课,学校课改领导小组随机听课,及时反馈通报,确保课堂结构符合课改精神。

4、抓学生课前预习。主要是要体现“先学后教”,任课教师通过抽改或全改学生导学案,督促学生课前预习,通过学校课改领导小组随机听课时检查学生导学案的批改情况,保证学生课前预习落到实处。

四、课改范围

1、年级:高一年级新学期全面启动,高二年级课堂教学和集体备课逐步执行,高三年级集体备课按方案执行。

2、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五、实施步骤

1、调研、考察

选派教学、教研管理人员外出学习、考察。

2、宣传、动员

1)教学、教研管理人员向全体教师汇报考察结果。

2)确立教改方向,召开座谈会、动员会。

3)邀请教师开设观摩课。

3、启动、实施

1)制定教改配套措施。

2)确定课堂教学模式。

3)确定“规范化”集体备课流程。

4)精心编制导学案。

5)组建学习小组,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

6)典型带动,全面跟进。

4、总结、提升

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教改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环节。

 

附件一:“三动”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一)学生主动

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课前,主要是语数英学科,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预习;课上,主要是:语数英学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讨论、合作、展示、质疑,其它学科,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讨论、合作、展示;课后,主要是语数英学科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拓展。

(二)师生互动

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质疑的释疑、解惑,学生展示过程中的适时点拨,对学习内容的总结提炼等。教师的归纳总结、释疑点拨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贯穿课堂全过程。

(三)教师推动

教师通过提高卷(语数英原则上单印)、提问题、布置作业等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测评、拓展、提升。

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应包括“三动”环节,即课堂前段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语数英的讨论质疑、合作展示,其它学科的预习讨论、质疑展示);课堂中段的教师点拨释疑、总结提炼;课堂后段的测评巩固、拓展提升。具体来说按照以下六个步骤实施:“自主预习→合作展示→质疑释疑→总结归纳→达标检测→拓展提升”。

总之,每节课教师的“讲”原则上不超过20-25分钟。具体流程、方法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由备课组自行设计。

 

附件二:“规范化”的集体备课流程

(一)研讨“导学案”

1、活动前:

每人自备(除主备人,其他人可以是简案),提供电子稿,提前上交备课组组长。由组长指定主备人(语数英学科一般应确定3-5人为中心备课组成员,其它学科可配1名助手)。

2、活动中:

1)检查上周导学案(复案即二次个案),交流教学得失,记录在案。

2)主备人发言,围绕“三动”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新的导学案,谈设计目的、设计思路、预期效果等

3)每个组员(或中心备课组成员)发言,对主备人的设计方案,提出个人看法,集思广益。

4)备课组长总结发言,汇总各人自备简案,结合主备人的详案,形成“导学案”总体思路,由主备人整理定稿。

3、活动后:

1)由主备人修改、打印,形成共案,由备课组长签字后付印。

2)每位教师根据班级学情,再次备课,形成复案(二次个案)。

  (二)研讨“公开课”

1、开课人发言,谈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得失。

2、年青教师发言,谈学习体会。

3、老教师发言,谈评价。

4、备课组长发言,对本节课定调,达成共识。 

5、开课人根据每人发言,撰写公开课总结,上交教务处存档。

 

附件三:“规范化”的导学案设计(供参考)

1、学习目标板块: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可达成,应明确重点、难点,让学生提前知道本节课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2、自主预习板块: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编写,导学案首先是学案,内容设计要针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考点,数量不能多。语数英学科课前自主完成(每科用时不超过30分钟),上课利用3分钟左右时间小组合作、讨论、修正,其它学科当堂完成,小组合作修正。

3、课堂活动板块:提供小组合作、展示、质疑的内容,提供使学生“动起来”的材料。根据学习目标,每节课设计2-3个活动内容。设计层次要高,要体现重点、难点。教师可根据学生展示的结果和提出的问题进行释疑。通过本板块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能张扬学生个性,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

4、检测拓展板块:精选与本节课学习目标有关的试题,起到及时反馈学习效果的作用。如需要强化加深,可增加拓展延伸内容(语数英学科,一般单印,课上当堂发放,其它学科与前面内容合并印制),用于课中或课后完成,如课后完成,数学一般以45分钟为宜,语文、英语一般以30分钟为宜。

 

附件四:导学案的编写步骤

1、个人自备。全体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查找资料、精选试题(用于集体共备时甄别取舍),形成自己的原始导学案,即初案。

2、集体共备。每节课由备课组长指定一个人为主备人。组长召集组内人员就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活动设计、达标测评(拓展延伸)等要素进行深入讨论,确定一个共同的导学案,即共案。

3、个人复备。课前,教师认真钻研共案,并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学情进行补充,每个班的导学案要求都不一样,内容要有所完善,即复案。

4、课中再备。教师根据课前抽改导学案和课堂的特定情况,变化原来预设的部分教学策略,进行课中备课。

5、课后补备。主要是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哪些方面与导学案不相符之处,本节课导学案的闪光点等方面,撰写教后记,为完善“导学案”服务。

 

附件五:如何使用“导学案”

1、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语数英课前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笔记,以便今后复习。

3)准备双色笔,自做“导学案”试题用黑笔,课堂修改用红笔。

4)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2、对教师的要求

1)语数英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回去预习、自学,其它学科当堂发放。上课前教师根据需要抽批(10份以上)或全批,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2)教师要重申“学习目标”。

3)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定期检查学生导学案的整理情况。

4)课堂教学时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5)课堂上应体现“三动”具体环节。

 

附件六:合作学习小组的创建

1、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的原则

1)组建合作学习小组16字方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

2)合作学习小组由班主任牵头,课任教师、学生参与进行分组。根据各班级学生总数情况,由4-6人组成。小组成员由不同学习能力层次、性别的学生搭配组成,每组应各有1名语数英“领头羊”。小组内形成合作学习的互补性,能够真正动起来。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推选产生。

2、合作学习小组的具体要求

1)课堂小组集体讨论学习。小组讨论由组长主持,各成员轮流或分学科承担发言人。

2)检查复习和预习情况。组长负责提醒组员,做好复习预习工作,由组长统一组织对组员的“导学案”进行检查、登记,提供给学科代表向老师汇报。

3)小组成员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3、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量化考核由教师自行制定)

学习评价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评价这一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按照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评价三个方面,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1)自我评价:学生在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探究中对自己的表现做一个中肯的评价。

2)教师评价:是教师在对学生在课前预习、合作探究、拓展训练等环节的表现而进行的口头或书面评价。

3)师生共同评价:一周或两周,各班级由班主任牵头召开一次学生学习评价会,让学生介绍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学习方法、学习收获,通过学生的介绍和实际表现,师生共同评议,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定。依据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评价的积累,期末进行总评,将结果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