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李镇西:为什么校园里师生相逢,往往是学生先招呼老师,而不是老师先招呼学生?——学生平等观念的培养(上)

文章来源:点击数:1925更新时间:2018-11-09

 1

在网上读了一篇《一个视点:师生平等及其他――由“谢谢老师”说开去》(作者邓必黎)的文章,颇耐人寻味――

因工作关系,我得以经常去听小学老师们讲课。我留意到小学下课时的一处"常规"末节:待下课铃声响起,老师收拾、布置停当,肃容端视一圈,再招呼一声"下课",学生则响应一句"谢谢老师",然后才算下了课。说是末节,因它无关课程内容,事属末端细节,是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众口齐奏的脆亮尾声;但这又是例行不爽的"常规",在我听课范围内,不论城乡、年级、科目,这一细则──倏忽即成的事情绝未疏忽,全都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师生双方皆执守如仪。台上一声令下,迎来学生们一片"谢谢",授课者欣然自得,受之如常。(http://www.cc.org.cn/pingtai/020306300/0203063017.htm)

据我所知,实际上并非所有学校都是如此――像我任教的学校,下课时师生之间只是互说“再见”。不过,文中所说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我同意作者的分析――

老师们课上“授业”功高、“解惑”劳苦,但这是职责所在,“习勤劳以尽职”(曾国藩《劝诫浅语十六条》语)罢了,不宜以功劳自居、非得让学生称谢。说穿了,老师作为一门职业,与社会其他“四民”、“百工”并无区别,无非满足一种需求,其中的供求关系可以朴素地表述为:老师以学生为食。老师为稻粱谋从业执教,履职尽责原属本分,有何额外恩泽以骄学生?相反,倒是应该对学生心怀敬意,学生才是老师的“衣食父母”。不敬“父母”,起码也该平等以待不是?当然,学生在这里只作“代表”。( http://www.cc.org.cn/pingtai/020306300/0203063017.htm)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培养学生的礼貌。但问题在于,礼貌不但应该出自内在的诚意,而且应该是双向的尊重――也就是说,当学生向老师致谢时,老师也应该有所回应;然而面对学生的“谢谢”,当老师的往往把书本往腋下一夹便扬长而去了!

当然,如果说教师有意轻慢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大家都习以为常于学生的“谢谢老师”了;同样地,尽管老师没有回应,学生也早已习以为常于这种“没有回应”了。

然而,正是在这“习以为常”中,我们忽略了师生交往中不平等的实质。

 

2

这种不平等我也经历过――

课间休息,一女生来到办公室:“李老师,我想借个杯子喝水服感冒药。”我坐在椅子上,用手指了指角落的书柜:“喏,第二格抽屉里有,自己拿吧!”学生找到杯子,自己倒开水服了药,说:“谢谢李老师!”然后走了。

上课了,是作文课。学生在下面写作文,我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这时,手中的红色圆珠笔没油了。于是,我轻声地问前排学生:“谁有红色圆珠笔,借来用用?”虽然是轻声,但许多学生都听见了。于是,坐在前几排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从书包里拿出文具盒,然后以最快速度打开,找出圆珠笔,他们纷纷把握着笔的手伸向我:“李老师,用我的笔吧!”“李老师,用我的!用我的!”每一双眼睛都充满了真诚的渴望。还是那位课间向我借杯子的女生反应敏捷,坐在第三排的她几乎是小跑着上前,把笔递到我的手中――在递给我手中之前,她还细心地将笔芯旋转了一下,把原来的蓝色旋转成红色。

这是许多年前的一幕,当然是很普通的事,但至今历历在目。

尽管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向老师借过杯子,但我相信几乎所有老师都曾向学生借过笔,并享受过学生争先恐后递笔的热情。

我由这件小事往深处思考的是:为什么学生向我借杯子,我想都没有想过亲自把杯子递给她呢?而我向学生借笔时,为什么学生没有对我说:“喏,文具盒里有,自己拿吧!”

我当然不是说,我向学生借笔时学生叫我自己拿,才是正常的;不,我认为学生把笔递给我是对人起码的尊重。问题是,学生给我借水杯时,我为什么没有亲自把水杯递给她呢?――说实话,当时我连想都没想过这样做!

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学生毕恭毕敬地把笔递给我,是理所应当的,因为他们是学生;而如果我把水杯毕恭毕敬地递给学生,则是有失体统的,因为我是老师!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前我没有这样问过,现在我却要问我自己。

而且这样的“为什么”还可以问许多:为什么校园里师生相逢,往往是学生先招呼老师,而不是老师先招呼学生(而且有时学生招呼老师,老师还爱理不理的)?为什么上课前学生毕恭毕敬地向老师鞠躬:“老师好!”而老师往往只是敷衍地说声“同学们好”甚至只是“嗯”一声?为什么学生到医院看望老师不过是“应有礼貌”,而如果老师到医院看望病中的学生就成了难能可贵的“事迹”?为什么老师去家访时,学生总会为老师搬来椅子,而学生来到办公室很少享受“请坐”的“待遇”?为什么学生违反了校纪被处分是“理所当然”,而老师犯了错误接受班规惩罚就成了“品德高尚”……

一切都源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

 

3

师生平等与否,往往通过一些司空见惯的细节表现出来,而且这些细节都是不经意的,但也许恰恰通过许多“不经意”的“细节”,我们就正在为未来培养着公民或顺民。

既然民主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那么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表现为人际之间的平等。让学生从小在心灵深处确立平等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这种“平等”,这是我们教育的分内之事。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生活要求人与人之间拥有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还要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公民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以及在法纪面前的一视同仁,懂得尊重、维护自身与他人权利的道理。努力使学生具备尊重自己,同时又尊重他人,善于交往,善于与人合作,重视各种横向联系的生活态度。

基础教育界近来流行一句话:“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对于过去教师伟岸地站在讲台上俯视学生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我理解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即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这里需要说明是,所谓“蹲下去和孩子说话”不应该被视为一种“更高境界的师德”――如果“蹲下去”纯粹成了一种姿态,那说明教师的心并没有“蹲下去”,所谓肢体的“蹲下去”不过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已,骨子里还是把自己看得比学生高。

我这样说,是想特别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不仅仅由教师的所谓“师德”决定,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蕴含的必然要求。教师在从事教育或教学时绝不可能是单向的,因为他面对的是同样有着思想感情精神世界的“人”,因此,教育的实施必然是师生双向互动。教师必须有赖于学生多方面合作──即使是一种被动合作,才可能完成其教育任务。如果学生不配合,教师的教育任务不可能完成。换句话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种授受一体的关系,是双向互利性的,而不是一种单向施与。“学生作为合作者客观上襄助老师得以履职尽责、致对方‘获利’,理当从对方──老师那里获得平等礼待,老师没有理由对他们居高俯视。”( 邓必黎:《一个视点》http://www.cc.org.cn/pingtai/020306300/0203063017.htm)

(节选自本人2003年写的博士论文《民主教育论》。2004年,出版社以《民主与教育》为书名出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