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丁芝荣文章来源:点击数:407更新时间:2020-10-06

作者

CN刊号

刊物

发表日期

论文标题

丁芝荣

 CN22-1372/G4

 

高考

2019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作为世界上仅存的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文化发展十分悠久,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现代语文教学正是传承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可以提高现代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首先讲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语文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然后从三个方面着重探讨语文教师如何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进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生;语文素养

引言:

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硕果,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了历史的沉淀,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和经验的结晶。目前中国中小学阶段开设的语文课程,应富有人文气息,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不仅只针对于学的学生,更可以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利于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

一、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促进作用

现代基础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需求,因此,在现代语文教学的日常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从多个方面、潜移默化地提升教师以及语文素养。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圣殿,在如今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语文教学中,将极大的提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效的传承传统文化。同时,这些传统文化经过了历史的筛选,留下的都是古代圣贤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对心智发展迅速的中学生来说,正是可遇不可求的精神文化来源。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汲取其中积极的内容,摒弃与时代发展不同步的糟粕部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学生现代化的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相碰撞,必定会迸射出火花,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也能大放异彩。

二、如何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一)合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

教育部下发的高中教材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第一途径,其本身就富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形式主要为古诗文以及古诗词,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学生引进传统文化的大门,让学生学会自主获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1]。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主要涉及到家国情怀、孝敬父母、驻守边关等传统美德,同时还有一些指导人生和生活方式的散文,其资源之丰富,不必赘述。例如,高中一年级学生将要学习的《论语十则》,以其短小精悍的句式,向学生传输了一种相对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又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举例教育学生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要时常保持警惕,不能让安逸迷失了自己。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花费时间和心血精心研读教材,将教材中已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合理利用起来,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将这些富有智慧的文化整合起来,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内容,让学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激发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心。

(二)教导学生于日常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融入到每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只是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发现传统化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影响,也不能真正有意识的学习认识传统文化[2]。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不能只靠教师生硬的说教,学生要想真正领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教师不断熏陶感染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追求润物细无声,在日常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例如在准备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一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外出探寻莲花的踪迹,仔细观察莲花的形态特征,甚至可以引导学生站在周敦颐当年所占的角度,令文章中的情景重现,借此体会作者的思想路线。作为拓展,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植物有什么特别的形象,比如竹子的形象对人的品质有什么启发,松树的形象又给人怎样的思想升华。

(三)利用课外活动将传统文化植入人心

语文这一学科讲究综合性,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与教学相关的课外活动,将听说读写等学习形式融入到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能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深刻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课外活动的地点,也不仅局限于那一方小小的教室。活动开展的形式,更不仅局限于朗读或者写作,这些细节性的问题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例如,在《愚公移山》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可能采取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影片或者文字资料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这篇课文的背景,这种形式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固然有所创新,但是学生的参与感并不强。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选择让学生自己成立小组,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自主编排话剧,每个小组各自分工,将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拍成微电影,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并且教师可以从学生拍摄的微电影中观察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学生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增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语文教师是当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只有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优化语文教学的方针,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5):108-109.

[2]李瑞玲.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理解与传承——《史记》阅读策略[J].课外语文,2018(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