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建构基础,提升数学学习的信心

作者:黄祥嘉文章来源:点击数:371更新时间:2020-10-06

建构基础,提升数学学习的信心

泉州第十一中学      黄祥嘉

发表于《课程教育研究》统一刊号CN15 1362/G4  2017年9月

高中文科班的学生普遍畏惧数学学科,明明知道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可是在学习上不知如何入手去学,去提高,很多同学每每鼓起勇气,下定决心要好好学数学,可没过多久就泄气了,他们在认识上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课堂学习任务;情感上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害怕学习不好并由此产生高度焦虑或其它的消极情绪。原因是这些学生缺少成功的体验,长期处于困惑、苦闷或失望自卑中,情绪沮丧,最终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缺乏自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拥有自信,让自信是成为他们成功的基石。本人认为去繁就简,夯实基础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重塑信心,重新培养学习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

 

1、积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尊重不歧视、多鼓励不嘲笑,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赞赏,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赞赏属于精神食粮,属于满足,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因此,作为教师,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大至一方面,小至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可以成为老师激励学生的素材,不必等待学生取得巨大成绩时才表扬,一些看似平常的小小的进步都应得到教师的赏识与认可。所以积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积极认可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认识。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作为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

 

2、去繁就简,以浅显的、已有的知识体系渐进地向目标知识过渡。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教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教师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目中无人”,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信心往往源于点滴成功的刺激,我们知道很多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独立成功的解题,所以从内心深处无法提供信心,所以我从基础知识入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鼓励学生参与新知识的认知与应用。例如三角函数部分中三角函数概念中,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定义法求三角函数,这样极容易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并且简单的勾股运算,学生是能接受并应用的;再如解三角形部分,先从初中的全等判定入手使学生明白“SAS,ASA,AAS,SSS,HL”等都是唯一的结果,而SSA这种却无法确定其结果,此时引导学生分析三角形的性质,进而帮助学生对SSA这种特例加强了印象,同时也深化了解三角形的认识。通过不断地刺激,使学生感受成功,慢慢地建立学习的信心,学生们开始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成绩自然渐进的提高。

 

3、夯实基础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重塑学习自信心。

 

   什么是基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是高中数学的基础,教学大纲中列出的所有知识点都是基础知识。数学的知识体系是比较完整、比较严密的,每一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它的来龙去脉与其他知识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个知识点构成了数学的知识网络。知识的形成过程,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公式定理的应用都包含着数学的基本技能,数学思想也蕴涵其中。夯实基础并不是只讲简单的问题,不讲复杂的问题,很多重要的知识点的考察是很有深度的,学习时更要作为重要的基础加以重视。要做到四个注重:注重主干知识,注重增减内容,注重创新应用,注重理性思维。避免复杂的数学问题,由浅入深的引导,使学生在基础学习中体验成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从而认识到自身拥有的巨大潜能和广阔的发展可能性,使他们深信:只要自己在某些领域上的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做出比较突出的成绩,取得成功。在讲授等差数列时,有一些教师认为只需让学生背牢公式,他们就会使用了,其实不然,只有回到等差数列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慢慢引导学生认识等差数列的原理,只有扎实了基础学生才能体验解题的成功。

 

4、巧妙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受交流带来的成功体验。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要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差生。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对学困生的帮助要有耐心。教师要给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学困生无言的局面。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赶上优等生。这样,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既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又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

 

总之,唯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使其爱上数学学科,真正充满信心的投入数学的学习,他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才能有效地学习,所以让我们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急躁,静下心来和他们分享学习的乐趣。

 

 

 

 

 

作者简介:黄祥嘉 电话13850791693

黄祥嘉:泉州第十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优秀共产党员,市级教坛新秀,区级优秀教师,二十年的班主任和年段长工作,十八年备课组组长,他坚持素质教育的核心精神开展教学工作,教学成绩优异,发表各级各类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并主持市级教研课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及区级课题《数学教育个案的研究》的研究,所带班级获得省、市、区各级先进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