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学反思

文章来源:点击数:876更新时间:2020-10-22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学反思

泉州十一中   谢兰金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质疑、敢于质疑,摆脱常规的束缚,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然后才会有创新的设计,打造出创新的课堂,从而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真正目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本节课在构思时,从杂技“喷火”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让学生探究并揭秘,激起学生了解认识乙醇的相关性质的兴趣。通过“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认识乙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结构学习时,分组组装球棍模型加深理解,与金属钠反应时,对于乙醇的断键部位与金属钠的保存来引导得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断键部位是—OH中的氧氢键,通过书写乙二醇、丙三醇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来突破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通过分组实验,融合信息技术,把直观的实验展示给大家,微观机理探究,再通过1-丙醇,2-丙醇的催化氧化来突破。再引导学生乙醇不仅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氧化,介绍学生乙醇被重铬酸钾氧化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乙醇汽油,最后,引导学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方法。在整堂课中,充分培养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科学素养。强化和体现了“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法,关注核心知识,感受“学科本质与思想方法”。

整堂课比较流畅,课堂讨论活跃,学生积极思考,教学过程环节齐全、内容紧凑,有讲有练,手段多样,形式活泼,分组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感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保持创新意识,学生在做乙醇的催化氧化时,学生有把铜丝对折的,也有卷成螺旋状的,也有单根的。可见,只要老师给足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就会有很多种创意的想法,看到学生沉浸在自己的创意设计中积极思考的样子,深感苏霍姆斯林基所说的:“教师要一辈子都在备课。”这句话诠释了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要备好一节“属于自己的课”,富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意的课,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只有教师自己有了创新意识,才会将这种意识融入每一节课的设计中。

2.老师要高度重视实验的作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真人教育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一切真理皆来自于事实,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绝对的真实性,在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探究精神上发挥独特的作用。化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任何不确定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到其是否符合事实,如何验证?唯有实验。如在探究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来源时,对于乙醇的断键部位由金属钠的保存来引导得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断键部位是—OH中的氧氢键,教育求真的真谛才能在化学学科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3.要挖掘课本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上课不仅教知识,还要拓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课堂内容,比如:工业酒精勾兑假酒;乙醇可作为化妆品,碘酒的溶解剂;固体酒精的配制;乙醇汽油的推广;乙醇对人体的利弊;交警检查酒驾之前和现在检测的仪器,渗透发展观。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