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泉州第十一中学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点击数:2744更新时间:2020-10-25

泉州第十一中学高中课程实施方案

【2020年9月修订】

为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 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 号)、《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 号)、《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校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实施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改革育人方式,创新教育评价机制,立足学校实际,形成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具有校本特色、充满活力的“泉州第十一中学德慧教育”课程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着力提高学校高中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实施的目标和任务

1、全面试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修订)》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研究探索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方案提供经验。

2、着力构建“泉州第十一中学德慧教育”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全力提高学校课程管理和课程建设能力,形成课程开发、实施、评价机制。

3、坚持德慧并进,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德慧并进的现代人”为育人目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4、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国际发展趋势的评价制度,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形成自尊自信自爱、坚韧乐观、奋发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师终身学习理念,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6、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课程执行力,促进普通高中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课程实施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1、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  员:教务处主任、教研处主任、总务处主任、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对学校课程实施做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施过程加强指导和监控。

2、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小组

组  长:分管副校长

成  员:教务处主任、教研处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

主要职责:

(1)研究学科课程结构,组织学习新课程相关文件和资料,加强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相关培训,为学校课程设置进行理论指导;

(2)制定学生选课指导意见,组织学生座谈会或问卷调查,摸清学生学习行为和专业发展意愿,帮助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修习计划,选好相关学习课程;

(3)开展学生学分管理办法研究,提出各学科学分认定办法,促进学分管理工作的发展;

(4)开展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充分挖掘学校和地方课程,逐步建立以校为本、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联合开发课程机制。

3、课程管理工作小组

组  长:教务处主任

成  员:教务处副主任、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主要职责:

(1)执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开展课程试验;

(2)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编制课程开设计划;

(3)指导学生选课,制定课表和教师任课表;

(4)落实并实施《学分认定及学业评价办法》。

四、课程结构和管理办法

1、课程结构

科目

学分

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

语文

8

0-6

0-6

数学

8

0-6

0-6

外语

6

0-8

0-6

思想政治

6

0-6

0-4

历史

4

0-6

0-4

地理

4

0-6

0-4

物理

6



化学

4

0-6

0-4

生物学

4

0-6

0-4

信息技术

3

0-18


通用技术

3

艺术(或音乐、美术)

6

0-18

0-4

体育与健康

12

0-18

0-4

综合实践活动

8



劳动

6



合计

88

≥42

≥14

2、课程管理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活动1周,假期11周。每学期按照两个学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9周上课,1周复习考试。 36学时。每天7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必修课程三年内完成必修88学分,按学期或学年统一安排,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学生根据高校专业科目指引、兴趣爱好和毕业学分要求自主选择。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应修满所选科目选择性必修38 学分,余下的不少于4 学分由学生选择其他部分学科内容修习,鼓励学生选择体育、艺术相关模块修习,对未选择思想政治科目选择性考试的学生要求学生至少选学2个学分的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修习。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结合实际安排,学生至少修14 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之外的课程不少于8 学分。

(3) 综合实践活动:共8 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6 学分,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1个学年完成1 个课题,其中4 学分安排在课内进行,确保每周1个课时,其余2 学分安排在课外进行。社会实践2 学分,包括党团活动、军训和社会考察等。

(4)劳动:共6 学分,分散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平均每周不少于1 课时。其中志愿服务2 学分,安排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 小时;其他4 学分学习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5)课程开发方面:

一是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打破年级学科界限,组织教研组、备课组、骨干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

二是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德育、人文、科学、艺术、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6)对于学校开出的课程计划,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自主选课,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作出调整,订出学校课程表。学生依据学校课程表调整个人修习计划,派生出学生个人课表及教学班课程表、教师课表等。

五、课程编排的原则和程序

(一)课程编排的原则

(1)除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选修课程外,高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和必选课程,从高二年级开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要求绝大部分同学在高三上学期完成毕业所需的学分,以获得毕业资格。高三下学期,除安排必要的体育课外,主要安排高考复习。

(2)学校课程规划:按学科课程进度安排必修课,在保证必修课的基础上安排选修课。选修课中某一个学科、某一模块的知识需要其他学科知识支撑时,则按知识层次关系开设,选修课的系列之间、模块之间、专题之间没有递进关系的实行平行开设。

(3)学生选课程以学期为单位,即一次选定本学期内两学段所有计划修习的课程。学生选课在每学期末进行,学校在下学期开学前基本完成排课。

(4)学校在保证开设所有必修模块的前提下,有选择地优先开设所提供选修模块的选修课程;同时,学校将制订规划,创造条件,力争多开设高质量的选修模块课程。

(5)选修模块开设的要求:20名以上学生选修的课程,学校保证开设;70名以上学生选修的课程,分两班开设;20人以下选择的课程,学校不开设。

(二)课程编排程序

(1)各个科组讨论并提出本学科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意见以及课程说明,报学校教务处审定。

(2)教务处会同教研室对各学科上交的方案进行汇总和调整,排出学校必修课课表,列出下一学期供学生选修的选修课清单,报课程领导小组批准。

(3)学生根据学校的必修课表和选课指导手册,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网络选课。

(4)教务处会同教研处对全校学生选课情况进行汇总、统计、调整,编排出下一学期的选修课课表。

(5)学生依据学校必修课课表和选修课课表遴选出自己的个性化课表。

六、学生选课

1、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主要内容

(1)前言----选课的目的、意义

(2)普通高中课程简单介绍

(3)各学科必修、选修I、选修Ⅱ设置方案及选课指导

(4)学分认定办法及学分管理体制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课

七、课程实施及评价

1、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课程实施情况开展校本教研,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学校教学改革,规范日常教学行为。  

2、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备课组、骨干教师、一般教师的教学任务;创新课程管理思路,提高课程效度。  

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发挥教师潜能,倡导校本教研、即时教研与个人教研相结合的教育科学研究模式。  

4、加大贯彻教学管理制度的力度,重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提高课程执行力。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长领导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科研支撑。规范和指导教师执行和开发学校课程的程序与管理,加大对教师课程开展能力的培养。  

3、加强校本课程管理,有计划、有重点地研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的平台。  

4、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确保课程开发与实施地有序推进,提课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