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我市将完善和恢复中考体育考试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泉州晚报点击数:1321更新时间:2007-01-24
我市将完善和恢复中考体育考试    
 
 
 

编者按

  全国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年来持续下降。我市学生情况亦不容乐观,去年高考考生体检纯合格数仅为14.81%。今年全国将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多种方式,促使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我市教育部门将对我市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开展全面调研,考察各学校体育师资配备状况,重新核定相关师资水平,并在明年重新实行体育考试成绩列入初中升学考试成绩制度。

  1。体育成绩将计入中考成绩

  ———专访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开展三项体育专题调研

  “青少年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我市中小学生健康也存在类似问题”,面对青少年体质日益下降的严峻趋势,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说,参与日常体育活动强健体魄,已成为学生们快乐学习、健康学习的前提条件之一。

  郑局长告诉记者,近期,市教育部门将开始对我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进行三项专题调研工作,并依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的措施。

  首先,市教育部门将对泉州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开展全面调研。调研包括:各学校场地、器材配备,体育课程设置、组织实施等方面情况。这次调研,还将考察各学校体育师资配备状况,重新核定相关师资水平。

  全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普查工作,也将随之展开。据了解,这次普查,将对我市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数据统计。根据普查中发现的问题,市教育部门将进行分析研究,协同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同时,针对体育考试成绩列入初中升学考试成绩的制度,市教育部门也将进行专题调研。拟于2008年,重新实行将体育考试成绩列入初中升学考试成绩的制度。

  完善和恢复中考体育考试

  将体育考试成绩列入初中升学考试成绩,是各界关注的热点。据了解,我市于1998年至2000年实行体育考试成绩列入初中升学考试成绩的制度。当时,该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市中小学生的体质水平。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校发生弄虚作假的行为;一些学生采取突击方式锻炼,不但没有取得较好成绩,反而因方法不正确,伤害到身体;因各学校考试条件不同,各县区考试成绩存在一些差异。

  针对这些曾经出现的问题,郑局长表示,在该制度重新施行前,教育部门将对体育成绩在初中升学考试成绩中所占比例、考试项目、评分或评级标准等,进行多方面的调研。将来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教育部门也会加大监督力度,以确保该制度的公平和公正。

  此外,该制度还将兼顾残疾和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对他们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其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

  郑局长表示,教育部门恢复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成绩的目的,在于通过其杠杆作用,改变学校、家长以及社会认为“体育不重要”的观点,达到全民重视学生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目标。

  为“快乐学习,健康学习”创造宽松环境

  场地小、器材缺、师资少已成为制约我市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据郑局长介绍,在不少学校,见不到一个200米的跑道,而400米的跑道在市区的大多数学校,更是少之又少;按照相关规定,小学生在校每人应有15平方米的活动空间,而很多学校无法达到要求。

  在观念上,社会和家长没有形成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片面追求学生只要有较高的文化课成绩,使得不少学校、学生在压力下,产生重智育、技能轻体育、体能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成了温室里的花苗,埋头学习、不参加体育锻炼,缺乏和他人沟通,丧失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严重的还将造成部分人心理上的一些疾病,“他们一旦走出学校、家庭,进入社会,就很难适应周边环境的要求”。

  将一名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中的人才,既要使其拥有相应的技能,更要让他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郑局长希望,全社会能在重视学生文化成绩的同时,树立起理智、正确的人才观,给他们一个能参与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和环境。同时,教育部门也将进一步通过各种方法,例如按照教学大纲,适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将文化学习与体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达到“快乐学习,健康学习”的目的。

  2。现状:

  从2003年到2006年,我市高考考生体检纯合格数比例均在20%以下,而2006年仅为14.81%———学生部分体能素质下降近年来,泉州高考考生的成绩年年高攀,到2006年,泉州考生文理科600分以上的考生已经占到全省五分之一强。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我市高考考生体检情况不容乐观。记者从市教育局体卫科了解到,几年来,我市中小学生耐力、肺活量等体质指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现象,近视也成为学生普遍状况。近期,记者来到市区几所中小学校,就相关状况进行调查。

  开学仪式年年有人晕倒

  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怎么样?泉州培元中学副校长江毅回答,一些学生站20分钟都会晕倒,身体素质能好到哪去?

  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要举行开学的升旗仪式。整个仪式时间并不长,一般只持续20分钟。然而就是这20分钟的站立,就能让一些学生晕倒在会场。这样的事几乎年年都发生。

  学生的耐力越来越差,已经引起一些老师的担忧。相关的老师介绍,自从2000年体育从初中升学考试项目中分离出去后,这种情况就越来越严重。“原来将体育列为考试项目时,还有学生会突击锻炼。现在没有考试的限制,情况就更加失控了。”

  “失控”的后果是,学生进入了课业更加繁重的高中后,身体锻炼离学习生活就更加遥远。2003年到2006年四年时间里,我市高考考生体检纯合格数比例均在20%以下,2006年仅为14.81%,最高的2003年也不过18.1%。

  “视力正常”成为少数

  “从前是问学生你们班几个近视,现在却要问你们班几个没近视。”说起中学生的近视问题,泉州市教育局体卫科科长黄庆坤显得很无奈,“这种情况到了初、高中毕业班显得非常明显。有的班级中甚至只有一两个独苗没近视。”

  市区一小学的叶老师告诉记者,她这学期教的班里有40名学生,有十五六名因近视戴眼镜,最高的度数达400度,甚至有一名是从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近视的———近视正在小学生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小胖墩”超过四分之一

  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生活质量提高了,锻炼的地方少了,孩子们的体重也跟着上去了”,据市区一小学的蔡老师介绍,她们学校“现在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两个孩子超重或肥胖”。

  9岁的冬冬今年上二年级,体重却已经超过45公斤,一看就是一个“小胖墩”。用他妈妈刘女士的话说,这个孩子根本不爱活动,饭碗一放下,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她也曾帮着制订锻炼计划,还送儿子到跆拳道班练习,可是每次为锻炼的事她磨破了嘴皮,实行不到一个月,锻炼计划还是彻底流产了。现在儿子还是老样子,顿顿离了肉就不吃饭,体重还在长。

  冬冬说,他也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玩,可在学校并没有机会。和同学一起玩的时间,也就是在课间。由于考虑到学生安全,“一放学,学校就不让我们在校园继续活动了”。

  3。探因:课业负担重硬件缺乏中学生体育锻炼缩水

  尽管各级教育部门对在校学生体育锻炼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天保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但实际上,很少有学校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特别是对于面临升学考试的毕业班学生来说,足额的体育锻炼时间几乎成为这些学生难以获得的“奢侈品”。

  课业负担挤压体育锻炼时间

  “片面的成才观,是导致学生疏于锻炼、忽视锻炼的最重要因素。”泉州市教育局体育卫生科科长黄庆坤认为,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存在“重智轻体”的片面观念,过度重视升学造成的课业压力,造成许多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时间被频繁挤占。

  记者在市区部分学校随机走访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有接近40%的学生感到睡眠不足。一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学习,白天上了一天的课,晚上还要回家补习功课,父母给我请了家教,所以我根本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还有一年就要高考,我感觉压力很大。”还有部分中学生告诉记者,每周只上两节体育课其实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希望增加多种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但就是这短短的每周两节体育课也经常得不到保证,许多学校将之缩短为一节。

  有关专家表示,全社会都应该提高对体育锻炼和健身的认识,各类学校都应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增加学生锻炼的时间和强度,杜绝挤占、挪用,上足、上好体育课,科学评价体育教学成果。

  硬件缺乏阻碍锻炼实施

  泉州多数中学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每课时为45分钟,此外,学校都有课间操及课外活动时间,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应该可以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但是,由于受到硬件设施不足的限制,部分学校即使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时间,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有的学校缺乏基本的锻炼器材,有的学校,跑道仅有180米长,连100米的直道都难以保证。泉州一所一级达标中学,高中三个年段40个班级,一般只能被安排在两个篮球场进行运动。该校分管副校长说,一到学生运动的高峰期,大量学生都集中在操场上,连通道都挤满了打羽毛球的学生。

  另外,有的学校即使有比较完备的体育器材,出于安全考虑,也一般不会轻易安排器械类的体育项目。“这主要是考虑到器械类的项目容易受伤,危险性相对较大。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当前大部分学校都已将器械类的体育项目排除在体育课内容之外。”一位学校的负责人说。由于学校对体育器械项目的锻炼重视程度不够,由此也导致大量的学生因为没有适合的运动而不锻炼。

  也有体育老师无可奈何地告诉记者,停上这些冒险的体育项目,主要是害怕同学发生意外。另外,现在的中学生体质普遍较弱,完全不能跟十几年前的孩子相比,比如说跑步、跳远这些平稳的项目,还有学生经常受伤,做一些风险性较高的体育项目,身体条件也不允许。

  缺乏特色课学生锻炼没兴趣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许多学生都喜欢体育运动,但学校一直贯彻《大纲》或由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需要,平时只针对某些项目进行教学和训练,使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据了解,现在部分学校体育老师的工作量很大,有的一周要上十七八节课,平均每天要上四五节课。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可能只有前两节课能认真上,要想把剩下的两三节课都上好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学校甚至请非专业的老师代上体育课,体育课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走过场”。至于体育锻炼的多样化和趣味性,更是无从谈起。

  令人忧心的是,即使一些规定的教学项目如铅球、垒球、单杠、双杠等等,许多体育老师都只做介绍性讲解,最多做一下示范动作和演示,根本不会让学生亲自去做。“主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像铅球是肯定不让学生碰的,而质量轻皮制的垒球也是在运动会时,几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才让他们练练,而大多数学生没机会碰到。”

  4。变化:传统体育课程将被改变

  2007年,全国将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该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计划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青少年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如力量、耐力、肺活量等多年来持续下降,肥胖、近视学生比例增加,高招中考生报考专业受限的情况日趋严重。据了解,我市不少中小学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少的现实情况,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让体育活动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一些学校正逐渐接近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选项教学”让体育更快乐

  目前,不少学校都已改变“先热身,再做操,接着长跑”的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选项教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各学校具体情况不同,学生们已能从乒、羽、篮、排、足、健美操等项目中,自选一项进行学习。这种改变,使得学生们上体育课的情绪和兴趣,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泉州五中体育与健康教研组组长张宝生老师介绍,该校自2002年对高一体育课实行选项教学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运动场上学生的笑声更多,对体育的兴趣也更浓了。

  据了解,除了选项教学,个别学校还为学生办起了“体育俱乐部”。例如,泉州五中建立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提供乒、羽、健美操、跆拳道等技能的教学,学生们都能在其中找到各自喜爱的项目。学生学习了体育技能,自然需要有展现的舞台,据张老师介绍,2003年起,暑假一开始,就成了学生们的运动节日。在为期10天的篮球联赛中,高中三个年段的班级要进行100多场比赛。可以说,学生们在这段时间里,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使得暑假真正起到了放松学生们身心的作用。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也被融入选项教学中。从前要学生上课跑1000米、练铅球,大多数人都觉得很乏味,现在学生上篮球课、足球课,这些力量、耐力训练因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变得必需。张老师说,将这些训练和器材、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不知不觉中,学生身体就得到了足够锻炼”,大部分人都能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选项教学中,能真正地学到一两项适合“终身锻炼的技能”。培元中学江副校长说,这一变化不仅达到阳光体育运动中让学生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体育技能的目标,而且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授其渔’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受用一生”。

  从“几个人的运动会”到“每个人的体育节”

  在传统的校园运动会上,常常会出现的情况是“几个人比赛,大部分人在看书”,很多学生似乎都认为运动会事不关己。然而,近年来,一些学校将“运动会”改为“体育节”,把“几个人的运动会”变成“每个人的体育节”。

  在泉州一中、五中、培元中学、泉师附小等学校,体育节均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体育运动关乎每个人的观点,在学生中逐渐得到认可;将竞技性的运动会,变成更具参与性和娱乐性的体育节,也成为学校举行体育活动的侧重所在。

  江副校长告诉记者,体育节除了保留了传统校运会的跑、跳、投等项目,还设置很多适合大部分学生参加的趣味运动。体育节中最热门的三个项目要数三人篮球赛、男子三分投篮、障碍接力。据了解,2003年时2000多名五中学生,仅有700多人参加校园运动会,而到了2004年的体育节,却有1781人参与其中;在培元中学,2005年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体育节,达到全校学生人数的2/3。各个学校学生在体育节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其设置项目的喜爱,可见一斑。

  倒立行走45.8米,水中憋气5分16秒,不间断摇呼啦圈3小时2分,体育节增设的校园吉尼斯纪录挑战赛,也让体育节更具趣味性,校园因此掀起一股“全民参与”的体育热潮。据张老师介绍,这一比赛不仅让体育尖子之外的人参加比赛,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项目,“比赛前,我们就从学生当中征集校园吉尼斯项目,只要符合安全要求并受到学生欢迎的,就可以设立为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