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泉州第十一中学 >> 正文 今天是:

“优秀教师”评选在这里迷了路

作者:陈小鹏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点击数:4843更新时间:2009-02-10

每年总有几个让教师“怦然心动”的时机,例如教师节来临之际,年终或者学期末,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内部都要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教师,这原本是件好事,但因粥少僧多,名利双收的是极少数教师,多数教师只能望“优”莫及、望“模”兴叹。知识分子尽管特好面子,却也无可奈何。优秀教师的评选,弄不好也会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在肯定极少数的同时,也变相否定了大多数,在感情上伤害了未被评上“优秀教师”的教师,不利于这些教师的健康成长。
    最重要的是,什么样的教师是“优秀教师”?有没有一个合理规范的“优秀教师”标准?在很多地方,被评上优秀的教师基本来自三个层面:第一层,“教学成绩”尤其是中、高考“成绩”(多指学科平均分或最高分或尖子生数目)突出的教师;第二层,在学校里“地位”较高,有“面子”的教师,例如学校领导、年级组长等中层干部,“成名已久”的教师等;第三层,虽然无突出表现,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尤其和领导关系较“铁”或较“贴”的人。以上三个层面,除第三层实在难以令人恭维之外,另外两层都好像说得过去。
    但仔细想来,前文所述第二层的优秀并不完全合理。首先,学校相关领导不应该占用本来十分有限的优秀教师名额。确实把学校管理得好的校领导,可以被评为优秀管理者而非优秀教师,因为他最大的贡献是在管理上而不是教学上;其次,“成名已久”的教师,既然已经“成名已久”,身上已经有很多荣誉称号,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就可以把名额让给更年轻有朝气或者更需要鼓励的教师,使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没必要年年占据“排行榜”,为自己“锦上添花”。
    至于第一层的优秀教师,或者所带的班级升学率较高,或者学科平均分较高,或者考试“状元”出在自己班里,他们被评上优秀教师有什么不对劲儿吗?这正是笔者最想质疑的地方。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和育人其实是两个方面:一是要把科学文化知识教给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要把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等提高上去,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二者相比,后者更加重要,正所谓“欲做学问,先学做人”。
    一名教师,仅仅因为把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不代表学习成绩)提了上去,就被评为优秀教师,既与素质教育大相径庭,又对众多的教师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负面诱导作用。何况,很多地方的优秀教师评选,已经和教师的职称晋升、工资、奖金挂钩,和教师的“成名成家”紧紧相连,这就更与优秀教师的评选初衷背道而驰了。
    可以说,优秀教师的评选本身也没有大错,是一些急功近利者使它迷了路。
    因噎废食不是长久之计,但仔细揣摩,认真探索一下优秀教师的评选之路确有必要。